fbpx

練瑜伽的人越多,世界越美好

作者:Hsin-Hong Pan

2024年初,美國瑜伽聯盟(Yoga Alliance)發佈了一份針對10個國家進行的全球瑜伽研究報告〈Yoga in the World〉,取樣國家包括美國、英國、中國、德國、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西、肯亞、奈及利亞及智利。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共一萬多人,包括瑜伽練習者、瑜伽老師、瑜伽教室經營者及一般大眾,希望藉此拼湊出全球瑜伽發展現況,並為後續研究提供參考。

這份報告基本上揭示了兩個重要發現:

閱讀全文〈練瑜伽的人越多,世界越美好〉

瑜伽教的,不是如何用頭站在地上

作者:Hsin-Hong Pan

Photo credit: B.K.S. Iyengar

進電梯時遇到樓上的婆婆,婆婆滿頭白髮,九十幾歲,能獨立行動,表達能力清晰。其實是初次見面,但婆婆對我說,她昨晚看了新聞的戰爭報導,哭了一整個晚上。

婆婆說,你們這一輩沒有經歷過戰爭,對這些畫面可能沒太多感觸。但她是逃難來的,經歷過日本、經歷過中國,她沒忘記那段時期的辛苦。

婆婆說,萬一有一天你們真的遇到了,記得照顧自己的同時,只要有能力,也要照顧身邊的人。身而為人,有些本質不該因戰爭而失去。

閱讀全文〈瑜伽教的,不是如何用頭站在地上〉

你需要的其實不是知識跟招式

作者:Hsin-Hong Pan

先釐清立場,知識有其重要性,如果你的知識量還不夠用,你是需要補足一些知識的。招式也有其重要性,如果你身上的招式還不夠用,你是需要補足一些招式的。但就我個人的觀察,許多人進修時身上缺的其實不是知識,也不是招式,他們缺的,其實是脈絡。

我自己將瑜伽老師常缺的脈絡分為四種,分別是1️⃣知識的脈絡、2️⃣招式的脈絡、3️⃣社會的脈絡、4️⃣時代的脈絡。

1️⃣知識的脈絡

瑜伽老師的成長其實是趟長遠的歷程,就好比人的成長會經歷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社會…等不同階段,因此雖然同樣貼著「瑜伽老師」的標籤,但不同階段的瑜伽老師需要學習的內容與方向其實大不相同。

閱讀全文〈你需要的其實不是知識跟招式〉

脊椎側彎患者練習瑜伽的注意事項

原文出處:〈Yoga Poses For Scoliosis: Moves To Avoid

作者:Andrew Strauss

Photo Credit: Kathy Cook

編譯:Hsin-Hong Pan

瑜伽有機會為許多人帶來益處,包含脊椎側彎患者(以下簡稱彎友)。但在一般人身上適用的練習方式,在彎友身上未必成立,因此彎友練習瑜伽時有些地方需特別注意。以下內容來自有四十年以上脊椎側彎治療經驗,同時也有四十年以上瑜伽練習經驗的Andrew Strauss醫生所提供的建議,我將其簡單整理,希望對瑜伽教學者及彎友有所幫助。

如果負責為你治療脊椎側彎的專業人員允許、或推薦你去練瑜伽,那麼以下為練習時的需避免、或需留意的動作:

閱讀全文〈脊椎側彎患者練習瑜伽的注意事項〉

當代瑜伽老師的困境

作者:Hsin-Hong Pan

Photo Credit: Lisa Petersen

長期與Donna Farhi共同教學的Lisa Petersen提到去年底她與Donna有段深入的談話,探討著當代瑜伽老師遇到的困境,並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1️⃣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2️⃣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Growth)

3️⃣財務穩定(Financial Stability)

我看到這分類時身有同感,基本上,這與我提出的當代瑜伽有三個瑜伽圈(傳統瑜伽、學術瑜伽及商業瑜伽),而當代瑜伽老師得在三個瑜伽圈的交集中找尋平衡不謀而合。

閱讀全文〈當代瑜伽老師的困境〉

針對脊椎側彎的瑜伽練習?

原文出處:〈Yoga for Scoliosi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作者:Andrew Strauss

Photo Credit: Elise Browning Miller

編譯:Hsin-Hong Pan


這陣子在接觸脊椎側彎的過程中,有幾個概念對脊椎側彎患者(以下簡稱「彎友」)以及瑜伽老師很有幫助,我將其整理如下。以下內容來自有四十年以上脊椎側彎治療經驗,同時也有四十年以上瑜伽練習經驗的Andrew Strauss醫生,他建議患有脊椎側彎的人,在進行任何訓練之前都了解一下下述資訊。

閱讀全文〈針對脊椎側彎的瑜伽練習?〉

空中瑜伽不是瑜伽?

作者:Hsin-Hong Pan

隨著近年空中瑜伽的盛行,身邊開始有了「空中瑜伽算瑜伽嗎?」這類討論。

先釐清本文立場,這篇文章並不打算討論空中瑜伽是不是瑜伽。並非這個問題不值得討論,而是因為我們通常連什麼是瑜伽,什麼不是都很難進行討論。在「你的瑜伽不是我的瑜伽」的情境下,「XX瑜伽是否算瑜伽」這類討論往往僅能止於各自表態的階段,難以深入。

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如果「你教空中瑜伽,卻覺得空中瑜伽不算瑜伽」,此時該怎麼辦?

繼續閱讀

新手瑜珈老師該如何維持瑜珈教學的品質與兼顧收入?

作者:Hsin-Hong Pan

最近準備【Beyond Teacher Training】講座的過程中,思考著同學提出的一個問題:

「新手瑜珈老師該如何維持瑜珈教學的品質與兼顧收入?」

我想了許久,先講結論:

「孩子,你想多了。新手老師的定義,就是教學品質有限。不過好消息是,依然有可能兼顧收入。」

我沒有要貶低新手老師教學品質的意思,新手老師能做到一些事情,但也尚做不到一些事情,「有限」指的是這個意思。關於這議題的討論可以一直發展下去,所以我們暫且打住。先將專注力放在教學品質從何而來。

基本上,學生心目中的教學品質大致取決於你的知識、經驗跟狀態。我們可大致將其劃分為硬實力(例如知識)跟軟實力(例如經驗、狀態)討論。

繼續閱讀

瑜伽教學的未來 8|讓瑜伽成為一份專業

作者:Hsin-Hong Pan

上文中我們提到既有瑜伽老師養成的方式對於瑜伽專業的建立,雖然已有很好的起步,但距離我們的期待,尚好有一段距離。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在師資培訓結束後,繼續累積專業的方式。

讓我們回到瑜伽做為一門專業的定義。我心目中的瑜伽專業落在三個「瑜伽圈」的交集上,此時你將以瑜伽的狀態存在,能充分掌握瑜伽的理論及工具,並透過教授瑜伽維生。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有機會釐清瑜伽的專業如何累積。

所謂瑜伽的狀態,來自傳統瑜伽的練習,又或者你有其它靈性、宗教上的養分,也可以帶來類似的狀態。但本質上這樣的狀態需要一段時間累積,或許是5年、15年、50年,基本上瑜伽行者一輩子都在這方面努力不懈,所以這部分你能做的,是少走冤枉路,但難以速成。喜馬拉雅瑜伽學院的Swami Veda Bharati曾說:「人們試圖以在法學院研讀法律,在工程系唸工程一樣的方式學習瑜伽,但這從來都不是瑜伽的過程。」其實指的是這回事。

閱讀全文〈瑜伽教學的未來 8|讓瑜伽成為一份專業〉

瑜伽教學的未來 7|當代師資培訓的侷限

作者:Hsin-Hong Pan

上文中,我們討論到為何瑜伽教學不能僅停留在分享,得走向專業,以及瑜伽的專業包含哪些可能範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進入第3部分的討論,探討如何養成瑜伽的專業。

3. 瑜伽專業的養成方式

當我們談到瑜伽專業的養成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師資訓練。但師資訓練真的能養成專業的瑜伽老師嗎?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既有200小時這類規格的師資訓練可以是瑜伽專業養成過程中一塊很有幫助的拼圖,但離我們對專業的期待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閱讀全文〈瑜伽教學的未來 7|當代師資培訓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