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評估瑜伽師資訓練課程的好壞?

原文出處:〈A Yogi’s Guide to Evaluating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作者:Natasha Rizopoulos

編譯:Hsin-Hong Pan

當你在Google輸入「瑜伽師資訓練」,發現看似無窮盡的搜尋結果出現在面前時,你除了得花上數小時的時間將頁面往下拉之外,更可能的是,你發現自己被排山倒海的訊息所淹沒,並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彷彿每間瑜伽教室及資深老師都提供著師資訓練課程,究竟該如何選擇?本身也帶領200小時及300小時師資訓練課程的Natasha Rizopoulos提供了她的建議。

如果你已經遇到與你產生共鳴的老師,而課程看起來也與你的目標一致,你可以進一步仔細地研究一下課程的規劃。以下有一些可以用來評估師資訓練課程的指標。

首先我們得瞭解,師資訓練需要時間、能量及金錢上的具體承諾。但在情感上投入的重要性也是不遑多讓的。一個好的師資訓練能為人帶來啟發與提升。而一個令人失望的師資訓練除了浪費了珍貴的個人資源外,也令人感到沮喪,夢想破滅。

閱讀全文〈如何評估瑜伽師資訓練課程的好壞?〉

瑜伽療法簡介

 

原文出處:〈An Introduction to Yoga Therapy

作者:Timothy McCall

編譯:Hsin-Hong Pan

不論是哪種形式的瑜伽,都能帶來健康上的助益,而瑜伽療法透過多樣化的瑜伽練習,試圖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或減輕生命進程中所遭遇到的不適(例如懷孕或著停經)。我們會運用到的療癒工具包括體位法(身體姿勢)、生命能量控制法(呼吸練習)、冥想及意象引導。雖然許多人並未注意到,但瑜珈行者也將飲食視為瑜伽整體的一部分,因此飲食也被納入瑜伽療法的工具之中。

閱讀全文〈瑜伽療法簡介〉

體位法練習的基石

原文出處:摘自《Anatomy of Hatha Yoga: A Manual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作者:H. David Coulter

 編譯:Hsin-Hong Pan

在二十世紀後半段,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哈達瑜珈的派別於西方紮根。有些派別源自於代代相傳、真實可信的口述傳統。有些派別在強調自己符合當代需求與期待的同時,依然遵循著瑜伽古老技藝、科學及哲學所延續下來的智慧。有些派別則發展出新時代(New Age)的途徑,令傳統主義者感到疑慮。想像一下,當你準備離開書店時,陳列在出口處的書籍有著這樣的書名:《讓人致富、回春、美麗的哈達瑜珈》。我從未見過這本書,但如果真有這樣的書出現,我一點都不會感到訝異。然後我承認我會小心地檢視這本書,但不會購買…。

每個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個體差異;而由於各個哈達瑜珈派別之間練習觀點的不同,即便是對最基本的姿勢也有著不一樣的期待;瑜伽老師們發現,他們所面對的學生形形色色,從傑出的舞蹈家與體操選手,到護理之家的住民皆有可能(這些住民可能會對躺在地上感到恐懼,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無法起身)。但我們並不需要為此擔心,這些差異並不會造成問題。對每個人來說,不論他們的年齡或著能力如何,在哈達瑜珈的練習裡頭,最重要的部分不在於身體是否柔軟,或著能否做出困難的動作,而在於覺知──對身體和呼吸的覺知。對於正在閱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還包含了在每個姿勢中,對背後所蘊含的解剖、生理原則上的覺知。覺知能帶來控制,而控制能帶來優雅與美麗。即便是初學者在模仿姿勢的過程中,都灌溉著優雅與靜謐的種子。

至於如何達到這些目標則是另一個議題,我們常常見到針對各個動作該如何做、或如何教,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因此,下面所提供的指引並非不可挑戰的定見;這些指引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我們一些參照點,以這為基礎,我們得以針對哈達瑜珈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做進一步的討論。

閱讀全文〈體位法練習的基石〉

如何保護你的手腕

原文出處:〈Learn How to Protect Your Wirsts in Your Practice〉&〈8 Poses to Strengthen Your Wrists + Prevent Injury 

作者:Ray Long

編譯:Hsin-Hong Pan

如果你的瑜伽練習包含了反覆進入、退出下犬式和Chaturanga Dandasana,那麼或許你正面臨、或著即將面臨手腕疼痛的問題。我在世界各地,針對熱切希望改善自身練習的老師和學生們教授研習課程時,大約有25%的學生坦承他們在vinyasa的過程中會感到手腕疼痛。如果你研究一下手腕的解剖學,便不難發現手腕在結構上本來就容易受傷,不論是由於不當的重量轉移,或著重複性的運動。

手腕解剖學

手腕有許多可動的部位。包括前臂的兩根骨頭:橈骨和尺骨,它們與其中三塊腕骨(共八塊)緊密相連。其它幾塊腕骨除了彼此相連之外,也連接著你的手指。另外有許多韌帶將這些骨頭銜接在一起,而肌肉和肌腱則披覆在這些骨頭四周,負責移動手腕和手指。

常見的手腕損傷

在我們無可避免、以手腕承重的動作中,由於手腕骨頭、韌帶和肌肉本質上的錯綜複雜與失去順位,特別容易觸發手腕的疼痛。而其中有兩種情況相當常見。第一種是所謂的尺腕臨界症候群(ulno-carpal abutment syndrome),意思是壓力集中在尺骨與腕骨相接的地方,即手腕靠近小指的那一側。這通常會發生在尺骨的形狀異常時──這是天生的,僅佔了很小的比例;或著我們在類似下犬式這類承重的動作中,反覆地讓手腕往外轉(轉向小指側)。

第二種常見的狀況是肌腱炎(tendonitis),顧名思義,也就是肌腱發炎。通常是在Chaturanga Dandasana等腕關節完全伸展(extension)的動作中,由於失去順位、或不當的重量轉移所造成。慢性手腕損傷的情形在那些韌帶鬆弛、活動度過大的瑜伽練習者身上相當常見,這會造成發炎、疼痛,甚至導致關節炎。

閱讀全文〈如何保護你的手腕〉

瑜伽流言終結者:瑜伽功效的神話──究竟有幾分真實?

 

原文出處:〈Myths about benefits of yoga poses – how much truth is there?

作者:Olga Kabel

編譯:Hsin-Hng Pan

讓我來透露一個秘密──關於瑜伽老師與瑜伽書籍裡頭,所宣稱瑜伽動作所能帶來種種的功效中,有許多並不是真的。我懂,我懂,這聽起來相當令人感到沮喪。我們多麼希望相信瑜伽是能夠治癒許多問題的仙丹靈藥。瑜伽真的沒那麼好嗎?也不是這麼說,這正是有趣的地方──瑜伽這門傳統的確有著強大的功效,只是,通常不是透過我們常見到的那些方式發揮出來。這究竟怎麼回事?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今天我們會探討關於瑜伽動作所能帶來的功效中,一些常見的宣稱,以及這些宣稱背後的真相。

閱讀全文〈瑜伽流言終結者:瑜伽功效的神話──究竟有幾分真實?〉

練瑜伽,手腕痛怎麼辦?

 

原文出處:〈Working With Wrist Pain in Yoga?

作者:David Keil

編譯:Hsin-Hong Pan 

注意練瑜伽的手腕疼痛

手腕疼痛的情形在瑜伽中相當常見。當我們在評估瑜伽練習中的手腕疼痛與(或)損傷時,有許多的考量。第一步要確認的是學生手腕的疼痛或相關問題是否是因為個人狀況所造成。雖然我並不打算在這篇文章中對腕隧道症候群多加著墨,但它永遠是個該被考慮的潛在因素。如果你在瑜伽練習中一直感到手腕疼痛,請諮詢合適的醫學相關人員。

其它你需要考量的相關因素還有:

  • 學生除了練瑜伽之外,平時還會用手做些什麼事?
  • 他們的工作需要倚賴手嗎?
  • 他們整天坐在鍵盤前面嗎?
  • 他們平常的姿勢如何?
  • 他們的肩膀是否明顯不在順位上?
  • 他們是否也為頸部問題所困擾?
  • 他們是否遵循著順位的「法則」,但其實這些法則在他們身上並不管用?
  • 疼痛發生的位置在哪裡?
  • 什麼情況下會讓疼痛減緩,或著變得更糟?

透過這些問題,能夠幫助你掌握大致的輪廓。將這些相關因素加以彙整,有助於判斷你現在所處理的,是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有所改善的常見手腕不適,還是與順位有關的議題。甚至有可能,這個學生必須停止練習一段時間。這些都是我們評估與練瑜伽相關的手腕疼痛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

閱讀全文〈練瑜伽,手腕痛怎麼辦?〉

拜日式的起源

原文出處:〈The origin of the Sun Salutation

作者:Olav Aarts

編譯:Hsin-Hong Pan

尋找拜日式的起源

著名的體位法序列,Sūryanamaskāra,字面上的意思是「向太陽致敬」(surya=太陽,namaskara=致敬)。在所有的可能性中,拜日式極為可能是當代的發明。Mark Singleton在他的著作《Yoga Body: The Origins of Modern Posture Practice》中針對Sūryanamaskāra起源的考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簡單地說,他認為我們今日所認識的拜日式「是一種混合體,一部分來自於將瑜伽做為具醫療效果的體操和體能訓練的工具,另一部分則源自於當時歐洲最先進的啞鈴與徒手健身技藝」。

在二十世紀初期,從事健身運動的練習者會運用動態的序列做為暖身練習,為接下來的各種動作和重量訓練作準備。然而,Sūryanamaskāra和瑜伽完全看不出與那個時期、或著更早之前的身體練習或知識有任何雷同之處。

後來,Krishnamacharya將這種流動的運動作為Mysore風格瑜伽的基礎。而Krishnamacharya的學生及Ashtanga yoga之父,Pattabhi Jois,則宣稱這些序列的確切進展被記錄在吠陀文獻中。

 關於Pattabhi Jois的主張很難被證實,因為在1930年代的中期之前,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能夠證明Sūryanamaskāra是瑜伽身體練習的一部分。然而,關於Sūryanamaskāra是否與吠陀文獻有所關聯仍然值得我們詳加考察。或許,Sūryanamaskāra的某些根源可追朔到當代之前?

閱讀全文〈拜日式的起源〉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做不到某些瑜伽動作

 

原文出處:〈Why Some People Can’t Do Certain Yoga Poses

作者:Annie Au

編譯:Hsin-Hong Pan

你是否已持續練習了好一段時間,但仍然做不到某些瑜伽動作?你是否曾因逼迫自己超過身體上的限制而受傷?

對某些勤奮的練習者來說,這是個重大的新聞,你有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某些動作,例如劈腿、腳趾碰頭的後彎,或著將腳背在頭後方…等等。這不是因為你的柔軟度不夠,或著力量不足。而是因為我們開始面臨骨骼上的差異所帶來的限制。 閱讀全文〈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做不到某些瑜伽動作〉

瑜伽…解剖學?什麼東西?

作者:Hsin-Hong Pan 

提到瑜伽解剖學,我有個很難忘的經驗。有一回和同學相約在瑜伽會館的休息區討論瑜伽解剖學,正當我們的討論陷入僵局時,正巧一位印度籍老師走過來,於是我們詢問他的意見,他很慌張地表示:

「No, No, No! I don’t know anatomy! Ask other teacher ! I know chakra. 」

(不!不!不!我不懂解剖學!去問其它老師!我只知道脈輪。)

有發現哪裡怪怪的嗎?一位從小在瑜伽環境裡頭長大的印度人,擅長教授體位法的瑜伽老師,居然對解剖學感到陌生?有發現盲點嗎?瑜伽跟解剖學,向來就是兩碼子事!

閱讀全文〈瑜伽…解剖學?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