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練瑜珈,需要上私人課程嗎?

作者:Hsin-Hong Pan

想像一個場景:

有一天,你的身體感到不適,於是你來到了醫院,掛了門診,踏入診間之後,發現診間坐滿了三、四十人,每個人似乎狀況不大一樣,有些人頭痛、有些人咳著嗽、有些人的傷口正滴著血…。醫生走進來了,環顧了一下狀況,然後寫了一份處方簽,交給護士拿去影印了四十份,然後發給每個人……沒錯,每個人拿到的處方簽是一樣的。

然後你下週回診,診間仍舊有三、四十人,有些臉孔變了。醫生進來後再次環顧了大家,彷彿看面相一樣,然後再次寫下了處方簽,交給每個人。這次手上的處方內容做了點調整,但每個人依然拿的是同一張,且你從頭到尾沒有機會告訴醫生你的情況,實際上,你連他是否真的看了你的面相都不確定…,你只好,相信他是神醫…。

感到荒謬嗎?幸好這樣的美麗新世界尚未發生(?)但在瑜伽課上,類似的情形正在現場直播著。

當然,瑜伽與醫療的狀況並不相同,但瑜伽課的主體仍然是人。每個人帶著不同的期望踏入教室,期待瑜伽老師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解決自己的問題……噢,有些還是久病陳痾,看遍了坊間神醫都找不到對治之道(你看的不會剛好是同一位神醫吧?)。

瑜伽能滿足你的期待,減輕你的煩惱嗎?我不知道,或許可以,或許不行(想想上面的神醫)。但我們可以先做個簡單,約莫國中程度的計算題。

題目

假設一堂課60分鐘,今天隨機報到了30位學生。瑜伽老師上台了,看了看台下,有些面孔熟識,有些應該是初識。教室老闆有交待要照顧新生(業務也有交代),於是老師決定花一半的時間在台上講解示範。喔對了,為了讓大家有新穎、有動到的感覺,這堂課有20個動作。

請問老師可以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是多少呢?

解答

1分鐘。如果再分給20個動作,老師每個動作可以幫你看3秒鐘(包含調整,給替代動作)。如果你剛好離老師比較遠,老師走到一半時間就結束了。

這是平均值,實際狀況複雜得多,比如說,有可能你在課堂上能得到老師許多的關照,但這也代表其他同學的時間消失了。比如說,老師如果忽然恍神了3秒鐘,你可能就消失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團體課程不會對你有所幫助,你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而老師的教學技巧、經驗等等仍舊能為你的練習帶來助益。只是,你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選擇私人課的第一個理由:全程的關注。

老師對你的關注絕對是私人課之所以值得投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好比上述看診的例子,醫生能夠花在你身上的時間,與你的就醫品質息息相關。同樣地,你的練習品質由你的投入所決定。在瑜伽的概念中,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因此你練習過程中的每個舉手投足,都會為自己留下印記(Samskara)。如果你在練習時能夠有人在一旁看著,即時導正錯誤,或著在需要時助你一臂之力,那麼你將比較容易快速累積好的印記,提升練習的品質。

 選擇私人課的第二個理由:客製化的練習。

由於私人課的主體是學生,因此你有機會在與老師充分討論後,於最恰當的時間、地點,做最適合你的練習。

在瑜伽悠久的歷史中,有很長的時間是秘傳的。學生來到老師面前,老師會依你的情況,給予相對應的練習。這也是〈奧義書(Upanishad)〉這個字的原意:「靠近老師坐下,然後你將得到奧義。」

如果以上方就醫的例子,由於每個病人的狀況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治療內容。同樣的,每個學生的需求與期待不同,所以需要的練習內容也不一樣。在私人課中,老師給你的奧義並不是指「深奧難解之意」,而是與你的需求、期待相應的練習。

也因為練習的內容會依學生的狀態而跟著調整,所以學生會比較容易見到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選擇私人課的第三個理由:學習與練習間的平衡。

「瑜伽是99%的練習,1%的理論」,練習本身是瑜伽修習的精髓所在,但有背後的理論支撐與指引,能讓練習的過程更加安全而有效。

在團體課程中,囿限於許多外在條件的限制,老師往往沒有機會對練習的內容多加解釋,而學生常常只能揣摩老師的意思,一次又一次地摸索。摸索是瑜伽練習裡一個重要的過程,但有許多花在摸索上的時間其實可以縮短,並將省下的時間投入在加深你的練習上。

我在教授私人課程的過程中,常聽到來自學生的回饋是他們感到很驚訝,自己多年來練習上的疑問,居然在幾分鐘內就得到了解答!為自己的練習保留探詢的空間是一件好事,允許探詢,本身就是練習的一部分;但讓自己帶著困惑練習,就好比身上綁著大石游泳一般,此時要快速提升游泳表現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繩頭解開就好!當然,解開之後,你還是得自己游!

私人課的進行是雙向交流的過程,當你對老師給予的引導有所疑問時,你會有充分的機會與老師討論你的困惑。當你對練習的內涵掌握到一定程度時,你會更容易養成自我練習的習慣,而自我練習,是加速你轉化的重要關鍵!

 關於私人課程常見問題Q&A

問題一:老師,我才剛接觸瑜伽不久,應該不用上私人課這麼專業吧?那是資深練習者才需要的?

解答:聽起來很有道理,是吧?但或許我們對「專業」兩個字有些錯誤的想像。專業並不等於滿口梵文術語、體位法教得很難、或著讓人很累。專業更可能體現在幫你建立扎實的基礎,協助你找到適合你這階段的練習,這樣你可以少走些冤枉路。

就好比我們在求學的階段,自小學、中學一路到大學、研究所,每個階段的學習都很重要,我們不會跟自己的孩子說小學的課隨便上,老師不重要,大學再找到好教授就好。

同樣地,資深練習者也能夠自私人課程中受益。舉個例子,據說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在球員時期同時聘請三位教練協助他練習,幫助他持續進步。而對資深練習者來說,由於他們自一般的團體課程(針對大眾所設計)中能得到的收穫有限,基於邊際效益的考量,或許私人課程會是更值得考思考的選擇。

因此,不論你的瑜伽練習到了什麼程度,都會有當下的課題,都能自合適的老師身上得到啟發與協助。

問題二:所以團體課程並不好,一定要上私人課程才是王道?

 解答:當然不是,這兩種課程在本質上並不相同,沒有高下之分,也無法相互取代。如果有興趣,可以參考〈瑜伽私人課程和團體課程的不同〉這篇文章。

我們常常能在能量相互激盪下的團體練習中得到突破,這些同伴之間的凝聚與支持是瑜伽旅程上的重要資產,而這是私人課程中不容易做到的。

另一方面,每個人對練習的期待並不相同,有些需求其實在團體課程中就可以實現。例如,我想要流點汗、拉拉筋、有動到…,這些目標都可以透過團體課程而達到。但如果你有著其它明確的目的,就需要釐清兩種課程個別的侷限,緣木而求魚,通常只能找到木魚。

我個人的建議是,將兩種課程相互搭配。你可以透過私人課程學習如何提升練習的品質,並運用團體課程(或自我練習)保持練習的量,並享受在團體課程中能量相互激盪所迸出的火花。

問題三:私人課程很貴?

解答:單就數字來看,跟團體課相比較,是的。但請記得,這兩種課程的本質完全不同,就好比我們不會把國產車跟超級跑車放在一起討論一樣。(當然,如果國產車賣超跑價,就是另一個議題了。)

我們可以再做一次數學題:

產品一:60分鐘的時間,老師帶你做大家通用的練習,可能有1分鐘的時間可以看到你。費用大約200~400元。

產品二:60分鐘的時間,老師帶你做針對你所設計的練習,全程注意力在你身上。合理的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便宜與昂貴向來不是數字上的問題,而是付出與收穫間的相對關係。如果物超所值,我們就覺得便宜;如果得到的不是想要的(比如許多百貨公司的贈品),即便是免費也會成為累贅。

問題四:如何找到合適的老師?

解答:這是個永恆的課題。在瑜伽的練習中,最終的老師是自己,是內在的真我。而合適的外在老師,能幫助你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我們在不同階段所需的老師並不相同,所以老師沒有好壞、高下的分別,僅有適不適合而已。如果有機會,去上上你所關注的老師的團體課程是個好的開始,但記得團體課程有許多的限制,或許從其它方向能對老師有更多的認識,比如說觀察老師的練習,讀讀他的文章…等等。如果可以,找機會問老師問題,這是你在私人課程中會不斷出現的場景,如果老師給你的回應無法與你相呼應,或許現在就還不是時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