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四:眾聲喧嘩之正確的三角式

 

原文出處:〈The Right Triangle

作者:Todd Jones

編譯:Hsin-Hong Pan

如果你曾上過不僅一位老師的瑜伽課,相信你已經發現,任何瑜伽動作都有著數不盡地練法。不同的瑜伽派別,不同的瑜伽老師──甚至同一位老師在不同時候──會採取不同的途徑做同一個動作。其中有些引導對你而言直覺而明瞭,有些則難以捉摸甚至讓人感到神秘,而有些聽起來甚至完全相互矛盾!

在眾說紛紜中,Trikonasana(三角式)又是箇中翹楚。你可能認為它是相當簡單的體位法。畢竟,它是Iyengar Yoga最早交給初學者的動作之一。在K. Pattabhi Jois所教授,屬於流動風格的Ashtanga Yoga的第一級序列(Primary Series)中,三角式是一長串不對稱站姿中的第一個。它也是Sivananda Yoga所教授的12個主要動作其中之一,以及Bikram Choudhury的基礎序列裡頭,26式中的其中一個──雖然,在這些派別中三角式的版本看起來大相逕庭。

讓我們來看看:雙腳之間的距離應該是4到5呎寬?或著再少一點?還是一條腿的長度?後腳往內轉10或15度?還是與前腳掌保持垂直?髖關節點(hip points)是要收窄,還是要沿著腹部變寬?大腿外轉,然而內側鼠蹊往後?前腳臀部是要拉向薦椎,還是要沿著薦椎變寬?你的骨盆該如何擺放?你該如何做到這件事?噢!我的天啊!

各式各樣的指引足以使任何人感到迷惑。但在這麼多的細節裡頭,是否有些一致性的原則呢?這些不同的方式,是到達同一目的的不同道路嗎?還是其實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議題,只是皆偽裝在三角式的名目底下呢?究竟這些聚焦在身體上的細節,是如何和體位法練習所能帶來的助益發生關連的呢?比如說增加力量和柔軟度、放鬆肌肉和骨頭、強化內臟功能、變得更祥和平靜、或著經驗到瑜伽所承諾的合一與自由…等等。

為了試圖回答這些問題中的一部分,我們拜訪了來自五個不同傳統的資深瑜伽老師,他們分別來自—Iyengar Yoga;Pattabhi Jois的Ashtanga;Kripalu Yoga;Sivananda Yoga和Bikram Choudhury所教授的Hot Yoga。我們問他們是如何教授Trikonasana的──以及為什麼這麼教。他們認為這個動作的關鍵在哪裡?是怎麼對身體帶來助益的?以及這個動作究竟跟瑜伽這整件事有什麼關係?

閱讀全文〈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四:眾聲喧嘩之正確的三角式〉

瑜伽流言終結者:當熱瑜伽太熱?

原文出處:〈Study Finds Bikram Yoga Raises Body Temps to 103°+

作者:Jennifer D’Angelo Friedman

編譯:Hsin-Hong Pan

Bikram Yoga的粉絲們都知道,如果教室不夠熱,就稱不上Bikram。Bikram的標準是華氏104~105度(攝氏40~40.6度),相對濕度40%。但最近由美國運動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 ACE)所資助的新研究發現,在這麼高溫的環境下練瑜伽可能導致人體的核心溫度(core body temperature)來到具潛在危險性的華氏103度( 攝氏39.4度),甚至於更高。

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研究者找了二十位規律的Bikram練習者,在他們進入華氏105度,濕度40%,90分鐘的課程並演練26個標準動作之前,讓他們吞下了核心溫度的感測器。在這個研究中,其中一位男性的核心溫度在課程結束時來到了華氏104.1度,有七個實驗對象的體溫超過華氏103度。這結果讓研究者感到不安,因為就美國運動協會首席科學部主管Cedric Bryant博士的說法,華氏104度是某些人開始出現熱不耐症(heat intolerance)早期徵兆的溫度。

閱讀全文〈瑜伽流言終結者:當熱瑜伽太熱?〉

瑜伽流言終結者:流汗有助於排毒嗎?

原文出處:〈Does sweating during your yoga practice help you detox ?

作者:Olga Kabel

編譯:Hsin-Hong Pan

「我連滴汗都沒流!」──我的丈夫在結束了一回不符合他強度期待的健身訓練後,不以為然地說著。我們總是認為有到流汗等於有練到,許多人也相信流汗能幫助排毒──將活在備受污染的世界中,所累積在身上的有害毒素排出。於是有些瑜伽老師採取了「流汗是為了他們好」的態度,並將這樣的意圖表現在課堂上,一方面給予學生「有練到」的感覺,一方面也幫助他們「排毒」。為此他們調高了外在環境的溫度,並提升了訓練的強度(兩者都會產生熱)。今天,我們將仔細看看這些主張是否有其道理。

有關排毒的問題並不缺乏專文或書籍討論,因此顯而易見地,這個議題有著兩種相互牴觸的看法。但首先,讓我們先瞭解流汗的機制是怎麼運作的。

閱讀全文〈瑜伽流言終結者:流汗有助於排毒嗎?〉

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三:彎或不彎?是個好問題!

原文出處:〈Trikonasana: To Sidebend or Not?

作者:Amber Burke & Jonina Turzi

編譯:Hsin-Hong Pan

Trikonasana(三角式)和伸展身側的三角式(側彎三角式)是不一樣的動作,各有其好處。不過,他們仰賴同樣的根基:充分紮根的腳,以及腿部與骨盆間的良好順位。當我們打算跳脫三角式的脊椎順位,以創造帶著側彎的變化式時,維持根基是極其重要的。

閱讀全文〈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三:彎或不彎?是個好問題!〉

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二:身側真的不能彎嗎?

原文出處:〈Controversial Utthita Trikonasana: is it necessary to lengthen both sides of the torso?

作者:Olga Kabel

編譯:Hsin-Hong Pan

身為瑜伽老師,我們知道進入和退出動作的方式,和維持動作同樣的重要。而這點在Utthita Trikonasana身上再明顯不過了。你進入這個動作的方式決定了身體哪些部分被啟動,那些部分會感到緊繃,以及停留在這個動作時將經歷的一切。

最常見進入Utthita Trikonasana的方式是自前方的髖關節對折。事實上,這個方式是如此的廣為流傳,乃至於往往沒有老師提出質疑,是否這麼做真的是最好的主意。是吧?

讓我們分析以下來自《Yoga Journal》網站上的指令,並試圖去理解其背後的原因:

閱讀全文〈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二:身側真的不能彎嗎?〉

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一:為何身側要等長?

 

原文出處:〈How (and Why) To Keep Both Sides Long in Triangle Pose

作者:Julie Gudmestad

編譯:Hsin-Hong Pan

在所有的站姿動作中,Trikonasana(三角式)是我著墨最深,花費數年時間,不論是自我練習或著在課堂教學時皆反覆鑽研的動作。對我來說,三角式是一個基礎的姿勢──它能教會你許多事,並能應用在其它的動作上。藉由將你的腿、軀幹及頭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你改善了如何讓身體在空間中移動的覺知。你也會學到如何運用腿和腳來建立強壯的根基,而這點在所有的站姿中都極其重要。三角式也強化了你的腿部、髖部及核心的肌肉──特別是腰方肌、腹橫肌以及腹斜肌──它們支持著脊椎和骨盆。當你的核心肌肉強壯且柔軟時,它們能保護你免於背部緊繃,以及其它更嚴重的背部損傷。也難怪即便你已經練習瑜伽多年,三角式仍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這篇文章將聚焦在三角式特有的課題之一:保持軀幹兩側等長。這會提升你對身側的覺察,並強化兩側的肌肉。你應該在所有的站姿中皆保持身側等長,特別是類似Trikonasana、Ardha Chandrasana(半月式)、Parsvakonasana(側三角式)等側彎的站姿,以及它們的反轉動作。當你以這種方式練習時,腹部及身側的肌肉會啟動,以對抗來自地心引力的拉力。某些瑜伽流派允許在這些動作中做側彎,也就是上側的肋骨和腰部變得比較長,往上凸出成一個弧線,而下側是縮短的。但如果你想要獲得力量的話,最好從事身側「等長」的練習。

閱讀全文〈三角式腰怎樣 系列一:為何身側要等長?〉

令人心滿意足的側彎解剖學

 

原文出處:〈The Anatomy of a Satisfying Side Stretch

作者:Julie Gudmestad

編譯:Hsin-Hong Pan

讓即便是最僵硬的學生,也能自側彎獲益良多

長期坐在飛機、汽車或著辦公室小隔間等狹窄、受限的座位上,有時讓人感到徬彿穿上了囚犯專用的約束衣,或著全身上了石膏。你或許渴望做些扭轉和側彎,來幫助你放鬆脊椎和軀幹。雖然對有經驗的瑜伽練習者和老師來說,坐姿側彎給人的感覺非常好,但對初學者和僵硬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很難在這些練習中感到愉快──事實上他們在嘗試的過程中,很可能造成下背勞損或受傷。身為一個老師,你對這些姿勢及益處的理解,能幫助你的學生適當地完成這些體位法練習,避免傷害,並享受它們的益處。

側彎的動作包括了Parighasana(門閂式),以及Parivrtta Janu Sirsasana(反轉頭碰膝式)Parivrtta Upavistha Konasana(反轉坐姿分腿前彎)等坐姿前彎。在這些動作裡頭,軀幹往側邊彎曲,或著說,側邊屈曲。舉例來說,往右邊屈曲時(右側的Parivrtta Janu Sirsasana),軀幹的左側會被伸展與拉長,而右側的肋骨及腰等位置是縮短的。Utthita Trikonasana(三角式)和Utthita Parsvakonasana(側三角式)並不是真正的側彎動作,因為你在做這些動作時,是保持兩側的肋骨及腰等位置是等長的。

側彎的動作能拉長介於肋骨和骨盆間的肌肉,包括了一部分的下背。也能打開側邊的肋廓,改善肋廓的可動性及肺部的擴充能力。這能讓呼吸在任何狀況下都變得更不費力,包含有氧運動,以及生命能量控制法的練習。如果側彎時把手高舉過頭,往腳的方向延伸時,則從後腰一路延伸到腋下的闊背肌也會被伸展到。

閱讀全文〈令人心滿意足的側彎解剖學〉

我們為何需要側彎?

 

原文出處:〈Why do we bend sideways

作者:Olga Kabel

編譯:Hsin-Hong Pan

Viniyoga師資訓練帶給我體驗中,有一回啟發來自於一堂以側彎為主軸的練習。在完成了大量的側彎及一些呼吸練習之後,我的呼吸變得如此地深沈而平緩,乃至於我覺得自己彷彿飄在空中。我的肋廓擴張時似乎沒有極限,吸氣變得飽滿而不受拘束。由於深沈的呼吸能對人體各個系統帶來深刻的影響,我感到快樂而滿足。

這是側彎能夠達到的效果之一。透過側彎,我們伸展或收縮著軀幹的橫向結構(腹內/外斜肌、腰方肌、髂肌、闊筋膜張肌及髂脛束),並藉由伸展肋間肌群,擴充肋廓的空間,以達到深沈的呼吸。由於側邊彎曲分別處理左、右兩側,因此有助於在兩側之間創造平衡。

閱讀全文〈我們為何需要側彎?〉

身形比例對瑜伽練習的影響

 

原文出處:〈How Important Are Body Proportions in Yoga

作者:Jenni Rawlings

編譯:Hsin-Hong Pan

或許你能想到某個已經練了許久的瑜伽動作,雖然你付出了許多努力,但某方面來看,你似乎無法再取得任何進步?你已尋求過老師的建議,也試過瑜伽同伴們分享給你的各種訣竅,但這個特定的體位法看似依舊遙不可及。

這是種令人感到困惑的經驗,因為我們總是被教導只要練得夠久,付出該有的努力,所有的瑜伽動作都是有機會「達標」的。事實上身為勤勉的瑜伽練習者,我們確實能夠持續加強我們的力氣、柔軟度以及動作的協調性。但有一個我們無能為力改變的因素,卻經常被忽略掉,那就是每個人的身形比例其實並不相同。

有許多例子告訴我們,練習者由於受限於特殊的身形比例,而無法符合某些特定動作最終的審美標準(或著至少,讓達到標準的過程變得更富挑戰性)。另一方面,同樣的身形比例也讓這些練習者在做其它的體位法練習時,有著明顯結構上的優勢。正因為我們與生俱來的身形對於動作的難易度及最終的外形有著顯著的影響,這恰好提醒了我們,一昧推崇體位法外觀上的美學在本質上毫無助益。

讓我們舉幾個瑜伽動作為例,來探討身形比例如何扮演令人吃驚的重要角色。

閱讀全文〈身形比例對瑜伽練習的影響〉

瑜伽課和瑜伽療程間的分別

 

原文出處:〈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Yoga Class and a Yoga Therapy Session

作者:Gary Kraftsow

編譯:Hsin-Hong Pan

雖然瑜伽的練習有著療癒性,但瑜伽老師和瑜伽療癒師、瑜伽課和瑜伽療程之間有著相當大的不同。釐清這其中的差異對老師/療癒師是有幫助的,對學生/病人也是。我們將分別自瑜伽學生、瑜伽療癒個案、瑜伽老師、瑜伽療癒師、瑜伽課以及瑜伽療程的觀點,逐一檢視這中間的區別。

閱讀全文〈瑜伽課和瑜伽療程間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