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瑜伽教學的未來 2|瑜伽圈的生態

作者:Hsin-Hong Pan

上文中,我們提到當代瑜伽脈絡下的「瑜伽圈」,至少是由三個圈子組成的生態,分別為:傳統瑜伽、商業瑜伽以及學術瑜伽。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探討這三個「瑜伽圈」的現況。

單就參與人數,或被關注的程度來看,商業瑜伽 > 傳統瑜伽 >學術瑜伽的態勢相當明朗。例如2016年由美國瑜伽聯盟與《瑜伽雜誌》共同進行的產業調查中,提及美國練習瑜伽的人數有三千多萬人,這裡頭絕大部分的比例可以歸到商業瑜伽。

之前有同學問我:「在這商業社會中面對這麼多種新穎的瑜伽課程,如果我走傳統瑜伽的路線,是否會愈來愈式微?」

簡單的答案是:是的。

閱讀全文〈瑜伽教學的未來 2|瑜伽圈的生態〉

瑜伽教學的未來 1|你的瑜伽不是我的瑜伽

作者:Hsin-Hong Pan

在討論瑜伽教學的未來之前,我們得先了解現在。而了解現在的第一步,是意識到雖然瑜伽的歷史可能很悠久,但我們正處在瑜伽歷史長河中一個很特殊的時期。當代瑜伽的發展有許多部分跟過去不同,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將仍停留在對過去的想像,看不見現在,就更不用談未來了。

實際上,當我們使用「瑜伽圈」這個詞時,我們所面對的,起碼是三個圈子的混合體,分別為:傳統瑜伽、商業瑜伽以及學術瑜伽。

閱讀全文〈瑜伽教學的未來 1|你的瑜伽不是我的瑜伽〉

ChatGPT會對瑜伽教學帶來影響嗎?

作者:Hsin-Hong Pan

這幾天測試了一下ChatGPT,讀了些相關資料,我好奇能否用ChatGPT教瑜伽,於是我就直接問了,再請它幫忙翻譯翻譯,提供給大家參考…(請參考截圖1,2)

截圖1:請分析ChatGPT可能對瑜伽帶來的影響
截圖1:請分析ChatGPT可能對瑜伽帶來的影響
閱讀全文〈ChatGPT會對瑜伽教學帶來影響嗎?〉

瑜伽師資訓練畢業了,然後呢?

作者:Hsin-Hong Pan

你自瑜伽師資訓練畢業了,也拍了美美的畢業照(咦?),然後呢?

以下是一個我喜歡使用的譬喻:

「如果你自正規RYT200小時瑜伽師資訓練畢業,而這也是你人生的第一個瑜伽師資訓練了話,恭喜你,這代表你自小學畢業,領到一張小學畢業的獎狀了!」

姑且不論你是否喜歡這個描述,但透過這個譬喻,可以幫助我們看懂瑜伽產業的許多現象,例如:

❓為何瑜伽老師很容易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想要繼續進修?

閱讀全文〈瑜伽師資訓練畢業了,然後呢?〉

瑜伽教學的惡性循環

作者:Hsin-Hong Pan

2017年,初次將這張圖貼在網路上時在朋友圈內引起了很大的迴響。當時正在籌備【瑜伽教學求生指南】這門課,而這張圖則是受到《瑜伽教學的藝術與事業》作者Amy的啟發,將其概念圖像化的成果。

📖博客來傳送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4993

#以下的數字均為舉例每個人可視情況自行調整

這張圖反映的是Amy在美國市場的觀察,但有趣的是,放在台灣也同等適用。首先,Amy提到為了維持收支平衡,每週得教很多課,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收支平衡這件事。假設教授一堂團體課程的鐘點費為700,一週有18堂課,一個月四週,那麼瑜伽老師一個月的收入約為五萬出頭,如果一個月比28天多一點,再加上課程時有異動(請假、代課、鐘點費…),那個四萬多到六萬之間大概就是這張圖表的收入範圍。

閱讀全文〈瑜伽教學的惡性循環〉

關於如何選擇瑜伽研習的一些想法

作者:Hsin-Hong Pan

當一個人因繳很多學費而被稱為學霸後(學霸aka學費繳很多的人),就常被問到有沒有推薦的課程。這一類的問題通常很難回答,小學生會有適合小學生的課,大學生會有適合大學生的課,如果你是小學生,將大學生的課推薦給你其實不是合適的建議。又除非我剛好認識你,知道你目前的程度,也剛好分辨得出課程的程度,不然也很難推薦任何課程。

瑜伽老師賺錢辛苦,別亂入坑,然後一直靠北邊說錢都拿去研習了….這…..不是正常的狀態啊啊啊啊啊!!!!

倒是近年來台灣的研習市場有些現象跟過去不同,選擇課程時可以留意一下。

閱讀全文〈關於如何選擇瑜伽研習的一些想法〉

動作科學帶給瑜伽老師的五個洞見

原文出處:〈Yoga Anatomy: Top 5 Movement Science Insights for Teachers

作者:Jenni Rawlings

編譯:Hsin-Hong Pan

在學習瑜伽解剖學、生理學、肌動學以及疼痛科學的過程中,這是對我最具有啟發的五個觀點,這些觀點對於身體的思考,與我過去在瑜伽教室所學到的大不相同。

考量到有些瑜伽老師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或興趣深入鑽研,我試著透過這篇文章為這五個觀點做個簡單地整理,但每一個觀點的背後,都有著大量的參考資料得繼續閱讀才能掌握其精要。你可以參考我所提供的參考資料連結,或者自行針對這些主題進一步研究,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請帶著開放的態度以及批判性的思考閱讀以下內容,並檢視自己在瑜伽或者動作練習/教學上所採取的方式。我希望這些觀點能引起你的興趣,且對你自身的瑜伽練習與教學有所啟發。

閱讀全文〈動作科學帶給瑜伽老師的五個洞見〉

「如果會痛,就停?」──瑜伽與疼痛科學

原文出處:〈“If It Hurts, Don’t Do It”: Considering Pain and Pain Language in Yoga〉

作者:Amber Burke

編譯:Hsin-Hong Pan

「如果會痛,就停。」

瑜伽老師常在課堂上如此提醒,他們也可能透過其他類似口令,鼓勵學生避免從事會造成疼痛的姿勢或動作。誠然,避免不必要的受苦有其價值,這也是我們終身的課題,但將疼痛與否作為判斷的標準,雖然有其優點,卻也有使用上的限制。

不論你是瑜伽老師或練習者,認識疼痛的複雜性都有其好處。如果瑜伽老師清楚疼痛在瑜伽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相關語言可能帶來的效果,對於上課時所使用的口令以及教導練習的方式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學生更清楚疼痛有著不同的意涵,或許會改變他們與練習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身體訊號的解讀。

閱讀全文〈「如果會痛,就停?」──瑜伽與疼痛科學〉

何時順位是重要的?

原文出處:〈Functional Yoga: When Is Alignment Important?

作者: Bernie Clark

編譯:Hsin-Hong Pan

一般人練瑜伽有兩個主要原因:變得更健康,或著變得更擅長做動作。如果你的目標是前者,在練習中採用功能取向的方式會比較容易成功,也就是將專注力放在動作的目的,而非動作的外形。如果你的目標是動作看起來好看──或許你是舞者或體操選手,而美感是你的專業所需──那麼你需要採取的是美學取向。但如果你希望重新找回、或維持最佳健康狀態,你應該採取功能取向。

閱讀全文〈何時順位是重要的?〉

調整的哲學、好處及風險

原文出處:〈Philosophy of Touch: The Risks + Benefits of Hands-On Assists

作者:Carol Krucoff

編譯:Hsin-Hong Pan

關於這個主題的爭議仍持續不斷,調整究竟會帶來助益,亦或造成傷害,如光譜般充斥著各種聲音。一旦你清楚調整在自己教學方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聽聽來自幾位資深瑜珈老師的建議與經歷。

這是看似再單純也不過的情境:學生正在Tadasana停留,肩膀顯得緊繃,於是老師將雙手放在緊繃的部位,邀請學生放鬆。

然而基於各種因素──包含老師的意圖及態度、學生的情緒狀態、宗教信仰、過去的生命經歷──如此基本的調整可以帶來療癒,亦或形成侵犯;可能受學生歡迎,亦或讓人反感;可能有所助益,也可能令人感到洩氣。

閱讀全文〈調整的哲學、好處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