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瑜伽教學的未來 2|瑜伽圈的生態

作者:Hsin-Hong Pan

上文中,我們提到當代瑜伽脈絡下的「瑜伽圈」,至少是由三個圈子組成的生態,分別為:傳統瑜伽、商業瑜伽以及學術瑜伽。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探討這三個「瑜伽圈」的現況。

單就參與人數,或被關注的程度來看,商業瑜伽 > 傳統瑜伽 >學術瑜伽的態勢相當明朗。例如2016年由美國瑜伽聯盟與《瑜伽雜誌》共同進行的產業調查中,提及美國練習瑜伽的人數有三千多萬人,這裡頭絕大部分的比例可以歸到商業瑜伽。

之前有同學問我:「在這商業社會中面對這麼多種新穎的瑜伽課程,如果我走傳統瑜伽的路線,是否會愈來愈式微?」

簡單的答案是:是的。

原因很單純,就瑜伽老師的養成來說,三種瑜伽圈的教學者所需的養成時間差異很大。

傳統上,傳統瑜伽的教學者要獲得老師祝福、達到可以出道的狀態,或許需十幾年的時間。

學術瑜伽的教學者在有系統的培育下,或許2到4年可有所成。

商業瑜伽的教學者如果是走200小時規格的師資培訓路線,一個月內即可完成;若是時數更少的師資培訓規格,一個週末便能生成一批商業瑜伽老師。

這裡不針對三種瑜伽教學者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品質進行討論,而是單就人數來看,商業瑜伽老師的成長速度遠超過另外兩個族群。同時商業瑜伽老師在經營跟行銷方面的能力也可能更好,因此身為想接觸瑜伽的學生,放眼所及都是商業瑜伽的地盤,這也形塑了整個社會對瑜伽的認識。此時如果你選擇走傳統瑜伽或學術瑜伽的路線,或許顯得「不瑜伽」的,反倒是你了。

當然,上述是過於簡化的分析。實際上,有許多教學者是走在不同瑜伽圈的交集中。

例如許多傳統瑜伽在進入西方社會後,開始嘗試結合商業模式協助傳統瑜伽的發展,於是有了瑜伽派別的出現。大體上1960、70年代後出現、看起來強調傳承的派別,例如Ashtanga、Iyengar、Viniyoga、Sivananda、Dharma…都可歸到這一類。他們可能成立瑜伽教室,開設研習,進行師資訓練,透過這些方式傳遞傳統瑜伽的內涵。至於他們所教授的內容是否經得起學術層次的檢驗,則不是他們所在意的,他們在意的,是傳承。

也有許多教學者落在商業瑜伽與學術瑜伽的交集中。他們可能講求實證,強調科學;他們可能會說根據解剖學的原則,體位法該怎麼練比較好,不同呼吸方式會帶來什麼效果。至於這些練習方式源自哪個派別,哪個傳承並不重要,他們在意的,是科學。

當然,也有一批教學者落在傳統瑜伽與學術瑜伽的交集中。他們有著深刻的傳統瑜伽修習經驗,但同時也試著探索、釐清在練習過程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至於找到答案後,能否將其化為商業收益,則不是他們的考量,他們在意的,是真理。

實際上,每個瑜伽教學者都在這三個瑜伽圈中找尋自己的平衡點,差別在於是否有意識到自己的平衡點在哪,以及能否接受別人的平衡點與自己不同。當我們意識到彼此都處在更大的瑜伽圈中,僅是選擇的平衡點不同時,瑜伽教學者們才開始有彼此尊重、連結,進而相互交流的機會,而非劃地自限,待在各自的同溫層中。

(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