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教學時,學生身上有傷或特殊情況該怎麼辦?

原文出處:〈How to Support Students With Injuries and Pre-Existing Conditions

作者:Amber Burke

編譯:Hsin-Hong Pan

編輯註記:以下應視為給瑜珈練習者及教學者的一般性建議,而非取代健康專業人士針對個人所提供的意見。瑜珈教學者應謹守職業範疇:意思是不試圖診斷、治療或著提供學生醫療相關建議。

你要求學生告知身上是否有傷,或是否有需要注意的既存狀況,而他們也如實告知,於是你聽到諸如膝蓋、髖部、下背痛、手腕等問題──接下來該怎麼辦?

如果在大眾課上發現有一位學生(或著有許多學生)身上有傷或其它身體狀況,一點都不令人吃驚。事實上,有二分之一的美國人有著肌肉骨骼疾患,不論是疾病或損傷,正影響著他們的關節、骨頭或肌肉。也有許多學生之所以上瑜珈課,是為了身上的問題而來,包括骨骼肌肉方面的問題。

雖然瑜珈能帶來許多助益,但並非所有的姿勢與動作對那些身上有狀況的人來說都是安全的──不論過程中多麽小心(參考:〈瑜珈損傷的10個常見迷思〉)。實際上,根據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研究,有21%的損傷會因瑜珈練習而加劇。

有些瑜珈教學者(與律師)認為,事先詢問學生的狀況會增加法律責任:身兼律師、瑜珈哲學老師以及數本與瑜珈教室、教學者相關法律著作的作者Gary Kissiah寫道:「如果瑜珈教學者對學生身上的損傷知情,那麼法律便認為教學者具有合理的責任留意學生狀況,並確保學生身上的損傷不會因此而加劇。」而下述的建議是讓教學者在面對身上具已知損傷的學生時,可採取的負責、可信賴的「下一步」。

以下所提供的是一般性建議,身上有狀況的學生應進一步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針對個人所提供的醫療性建議。

1.詢問學生身上是否有傷…並保持追蹤。

提早進教室了解學生的身體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針對新學生。儘可能私下了解,而非在所有學生面前。(雖然我見過有些教學者有能力創造令人感到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在眾人面前坦露自己的狀況,且有時這麼做有助於促進社群感。)

光是詢問學生身上是否有傷可能並不足夠。如果他們說有,那麼重要的下一步是:「你有接受特定診斷嗎?」(診斷損傷並非瑜珈教學者的責任範疇,關於這部分會於第2點進一步討論)。如果有,詢問他們的醫生對於動作是否有任何相關的建議或禁忌。

如果他們的醫生並未給予任何建議,你可以問在瑜珈課或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特定動作會讓情況加劇,或著特別有幫助──舉例來說,「你可以談談這個狀況對你的練習帶來什麼影響嗎(或著是否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哪部分)?」由於有些新手學生可能還不大清楚在瑜珈課上會遇到什麼狀況,可以改問:「這會影響到你的平衡嗎?」,或「這會讓你在四足跪姿時,膝蓋因承受壓力而不舒服嗎?」這類的詢問能幫助學生更明確地回答。

特別留意,有些學生會揭露他們的憂鬱、焦慮、或創傷。「瑜珈課上是否有哪些練習讓你感到特別有幫助?」或著「課堂上是否有什麼我能為你做的?」是其中兩個能展示你關心他們的後續問題。

2. 別下診斷

如果你問學生身上是否有需注意的地方,有些學生可能會告訴你一些尚未接受診斷的疼痛。有時,提供關於這些問題的個人意見是件誘人的事,但是別對這些問題下診斷。當然,你的想法有可能是對的,但萬一你錯了呢?許多損傷或疾病的症狀類似,但有著截然不同的原因及治療方式。診斷應交給具資格的醫療專業人士。鼓勵會疼痛、或有症狀的學生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

3. 與學生共同擬定行動計畫

理想上,與你的學生討論,一同擬定關於損傷的行動計畫。在你打算提供建議之前,留意你對於損傷或既存狀況所做的任何假設。同樣的問題,在每個人身上所呈現的症狀可能相當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隨著損傷逐漸治癒或病程演進,也會有不同考量。

在給予學生指導之前,切記別忘了考量學生的看法。如果學生告訴你他們有坐骨神經痛、骨質疏鬆,或著椎間盤疾患,這些情況通常深度前彎會被視為禁忌。相較於跟學生說「做這個」或「別做這個」(這麼說通常只會讓學生的聲音消失),試著透過詢問一些問題,給予學生機會參與,例如:「看起來,深度的前彎與一節一節捲起身這樣的方式,對你來說似乎不是好主意?」

如果某些學生並不適合做深度前彎,你可以提供替代方式。「練習時,你先跳過所有的深度前彎,改以維持中立脊柱的方式進入這些姿勢,」會是好的建議,更好的方式是,進一步親身示範,讓學生了解你的意思。

即便你已在初步會談中提供了替代方式,但當課堂上出現可能有潛在問題的姿勢時,應重新確認學生的狀況。

4.坦承自己所知有限

如果你不清楚如何讓身體受限的學生安全地練習,且學生自己也不知道,那麼就坦承現況──你並不需要無所不知,超過自己能力的佯裝可能會帶來危險,並讓學生將照顧自己的責任託付予你,期待你提供合適的指導,或想辦法降低風險。

如果損傷或情況聽起來有點嚴重,而這又是這位學生這段時間的初次運動,且你知道你的課堂上什麼練習都有,就是沒有很溫和的練習,或許最好的回應會類似:「我很歡迎你來上課,但我建議你先去跟醫生確認對此有沒有什麼想法。」

然而,如果狀況明顯並不嚴重,學生也一直保持規律運動,那麼你可以單純地提醒一些注意事項:「老實說,我對於你的情況了解不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會發生什麼事。或許,今天只做你平常能力的一半,留意是否有任何情況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然後先退出動作,讓我知道,我會過來和你一起試試能否找到讓你舒服一些的方式,或改做別的練習。我們各自做些研究,我也建議你跟你的醫生談談,於是下次你來上課時,我們會更清楚該如何調整你的練習。」

5.在課堂上及課後與學生保持溝通

在整個練習過程中,學生與老師都需對損傷或既存狀況保持關注。避免損傷的責任不應由任何一方完全承擔。學生們不會知道所有可能對他們不好的姿勢或動作。他們在當下可能並未感到不適,或著他們從未做過某個姿勢,但這個姿勢可能會讓他們的狀況加劇。另一方面,沒有一位老師應被期待知道所有診斷的詳細情形,也沒有老師能了解學生身體每一刻的感受變化。

詢問學生在姿勢中的感覺所透露的,是你對學生的關心,而非你的無知。在上課過程中確認學生的狀態,也提醒了他們應對自身練習保持醒覺。

在課後,也要記得確認學生的狀況。有些學生會猶豫是否讓你知道有時他們感到不對勁,或著坦承在某些姿勢下並不舒服,但如果你保持開放溝通的界線,你會發現他們會比較願意分享他們的經驗,而你的教學也會因而進步。

6.學習相關知識

雖然你永遠無法為可能遇見的每個潛在損傷或特殊狀況做好準備,但針對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例如下背疼痛、頸部疼痛、關節炎、骨質流失以及骨折相關議題──做準備,了解哪些動作應避免,哪些練習被建議,總是派得上用場。

隨著你對於所教授的族群越來越熟悉,你可能會還會留意到一些時常迸出的問題。例如膝關節軌跡異常、駝背、脊椎側彎、或薦髂關節失能。如果你發現你的學生族群普遍有某些情形,讓自己往這方面學習;如果長期跟隨你的學生身體有特定狀況,也針對這方面下足功夫。

7.向專家學習

雖然與學生保持溝通,並進一步自己做研究是有用的方法,但這麼做並無法取代來自已針對特定狀況從事治療的專業工作者所提供的洞見。有經驗的瑜珈療癒師、物理治療師或身體工作者可能能夠告訴你關於這些身體受限的學生,有哪些動作或姿勢是安全的,或哪些並不安全。

小秘訣:如果你以專欄、部落格或播客(podcast)的名義進行訪談,可能更容易讓這些專業工作者願意撥出時間分享他們的看法。

8.準備一套適用範圍很大的排序

有些姿勢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因此在口袋中準備一些使用輔具的方式、以及替代動作,能讓你面對各種狀況時多一分安心。然而,如果需要調整練習的學生有許多位,又或著需要調整的姿勢有許多個呢?

相較於以「雙軌」方式在課堂上同時進行兩種教學,你可以盡可能設計一套適合所有人的練習。針對身上有傷的學生設計練習,而非針對健康的人,但身體健康的人仍然會自這套練習獲得益處。但如果是針對身體最健康的人設計課程,那麼那些身上有傷或有疾病的人可能會感到自己在課堂上被排除在外。

如果課堂上有不容易自地板起身坐下的學生,你得盡可能減少課堂上起身坐下的次數。如果課堂上有懷孕的學生,你整堂課可能僅會教授產前體式,其它學生未必會發現這件事,也或著不會在意。

9.留意你所使用的語言

我們所使用的教學語言,是另一個自我覺察與培養敏感度的練習場。例如面對身上有特殊情況的學生時,該如何介紹變化式替代式呢?

雖然有些老師能以幽默且慈悲的方式在課堂上點出特定學生,且有些學生也不在意因此而備受矚目,但留意在團體課中點出名字(例如:「Marta,還記得我教你的替代式嗎,改做那個」,或著「Doug,接下來這個動作別做,知道嗎?」)也可能會讓某些學生感到不適。有時,我們可能得靠近這些學生,以比較私人的方式告訴他們。

我們也可以改以讚許的方式提醒該怎麼做,例如:「如果你有脊椎損傷,一個能讓自己安全前彎的聰明方式是,在前彎時,試著創造並保持脊椎中立曲線,也就是待在手杖式(staff pose)。」你也可以分享你的決定,讓選擇替代式更具正當性。例如:「我今天會選擇做這個版本,因為這讓我有機會延展我的脊椎,而這正是我缺乏的。」

10. 教授行動(action)或主題,而非教授複雜的「高峰(peak)」體式。

有些瑜伽學校會建議正在接受師資訓練的學員們,針對一個需要高度肌力與柔軟度、具有挑戰性高峰體式設計課程。但對於身體有限制的學生來說,或許比較合宜的方式是透過巧妙運用看似簡單的動作,讓這些學生獲得助益,並跳過例如天堂鳥式、烏龜式和蠍子式等等。

舉例來說,你可以讓整堂課聚焦在創造脊椎中立曲線的行動上、或保持膝蓋指向的軌跡、又或著讓重量有效地分布在手掌與腳掌。此時練習的焦點並非做了什麼動作,而是如何做動作,於是學生不會將「做到了什麼動作」視為優先,而是更重視能帶來助益的行動。

有些老師會擔心,如果他們沒有用新的及困難的姿勢來讓學生感到目眩神迷,課程可能會顯得枯燥乏味。然而,選擇不同的主題,例如呼吸的解剖動作、凝視點(drishti)的運用、或著不同脈輪的屬性,都能讓一門課呈現新的感受,即便你始終僅運用一定範圍內、多數人能夠做到的體式。

11.放慢速度,帶著正念練習

放慢速度指的不僅是於每個姿勢中停留的時間變長,還包括放慢姿勢與姿勢之間的轉換速度、解釋細膩的順位細節,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觀察感受。當教學遇到身上有傷或既存狀況的學生時,與其單純地說「讓自己起身」或「坐下」,更重要的是強調該如何一步一步地完成這些動作,於是學生不會失去平衡,犧牲身體的順位,或將壓力施加在脆弱的部位上。

12.講話要大聲且清晰

大聲說話與安全有關。即便你給出很棒的指令,試圖讓學生在姿勢轉換的過程中保持安全,但如果這些指令沒被聽到,便毫無意義。

若學生聽不見你講什麼,會感到自己被排除在課堂之外,無法參與。如果你教授的學生比較年長,這點特別重要。在65歲以上的族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有聽力缺損的問題。而他們也是常見瑜珈損傷的好發族群。

13.調整時須小心留意

如果學生允許你觸碰他們,那麼在某些姿勢中,一些輕微的觸碰有助於讓他們放鬆,又或著能讓他們的專注力集中在需要更多參與的位置。但是在某些課堂中,徒手調整也可能會讓損傷惡化。如果學生的骨頭相當脆弱,光是於前彎體式中推他們的背都有可能造成脊椎骨折。如果學生不易保持平衡,觸碰也可能導致他們失去穩定而摔落。

調整時須留意,你所觸碰的學生身上可能存在著某些損傷──不論是他們選擇性地不告訴你,又或著他們自己也尚未覺察。

14. 在控制與臣服之間取得平衡

在控制(abhyasa,專心致志的努力)與臣服(vairagya,不執著)之間取得精巧的平衡也可運用在教授有特殊狀況的學生身上。

身為教學者,我們應當盡可能避免學生做那些會傷害到自己的姿勢。例如,我們可能會這麼說:「就我所知,對骨質疏鬆的患者來說,避免圓背會是比較安全的作法。」但如果學生就是很想做深度前彎,那麼在當下對他們吼叫,要求他們停止未必是適當的方法。最終,學生是否聽取你的建議並非你所能掌控。(雖然你可以在課程結束後追蹤學生的狀況,並重申:「這是屬於你的練習,但我想明確地讓你知道,我對於這個練習對你的脊椎所帶來的長期影響感到有點擔心。」)

15.將焦點放在正面的部分

當有人願意將他的幸福託付於你是種恩賜,但這同時也是種責任。許多時候,與學生一起討論損傷的狀況,對學生保持關注,並額外做相關研究令人感到格外辛苦。有時,課堂上不能教一些你自己有練習,也能優雅解釋的吸睛動作似乎是種損失。

但幸運的是,隨著時間推移,你越來越了解學生的狀態,或許你會發現彼此所需要的溝通逐漸減少,也不再需要時時保持警戒狀態,因為你清楚學生的能力,同時學生們也被充分教育,知道該如何調整練習。你所需要的額外研究也減少了,因為你不斷遇到類似問題,而這些問題你已經掌握得比較好。你也已針對學生的需求改編了排序及練習目標,並自在地區分哪些動作是屬於你自己的練習,而哪些適合在混合程度的課堂上教授。

針對身上有傷或既存狀況的學生所賦予的關注是相當有價值的,這為那些不確定自己能否練習瑜珈的學生們創造了空間,也讓那些對於快節奏課程感到不適,但老師並未對此加以關注的學生提供了練習的可能性。

你所付出的努力會讓你對人體的錯綜複雜增添一份敬意,也讓你學會如何因應不同的需求,調整合適的瑜珈教學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