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關節喀喀聲的真相Part 1

原文出處:〈The Truth About Cracking + Popping Joints

作者:Paul Grilley

編譯:Hsin-Hong Pan

關於關節的喀啦聲有著許多的迷思。最常見的兩種是,如果我們一直折手指,我們的指節會越變越大,又或著我們會得到關節炎。兩者其實都不大可能,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某些形式的喀啦聲可能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關節喀啦作響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發生在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摩擦,另一個則是關節中的骨頭被真空吸附住了。以下我們將逐一討論。

骨頭間的摩擦

大多數我們聽到的關節聲來自於骨頭之間的摩擦。這是一種「摩擦的啪啪聲。」當我們彈手指時,拇指和中指被壓合到足以創造出摩擦。接著我們試圖透過手部的其他肌肉來克服這個摩擦。兩股相反的力量會微微彎曲拇指和其它手指的骨頭。當兩個手指最終相互滑開時,骨頭會強烈地回彈並短暫地震盪,就跟音叉一樣。這產生了彈手指的聲音。

彈手指是完全不痛且無害的,但有時我們會不經意地在其它關節發出啪啪聲,例如手肘。當我們的手肘短暫地「卡住」並發出聲響時,有時蠻令人感到驚嚇的,而如果震盪的骨頭壓迫到神經的話,甚至會感到些許的疼痛。這種啪啪聲的原因和彈手指是一樣的:手肘的兩塊骨頭暫時性的相互摩擦,當它們被釋放時,骨頭會強烈地震盪,於是我們聽見「啪」的一聲。

另一個類似但更令人擔憂的例子是發生在膝蓋的摩擦聲響。再精準一點,它發生在我們的髕骨,或著說膝蓋骨。髕骨有時是沿著髕骨溝的側邊往上滑動,而出現暫時性的卡住。它是透過大腿肌肉的拉力而被留置在髕骨溝的邊緣。這就像我們在彈拇指和手指,但時間更為短暫,因為當膝蓋彎曲和動作時,髕骨失去了肌力所帶來的不穩定平衡,並「啪」的一聲劇烈地回到它所屬的髕骨溝。這個過程是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髕骨並不會傷到韌帶或軟骨。但它提醒了我們的膝蓋出現了瞬間的鎖住及釋放。在最糟的狀況下,髕骨附近的肌腱可能會出現些微的刺痛,因為肌腱經歷了短暫的伸展。

最常聽到摩擦聲響的位置是我們的頸部。多數人在轉動頭部時,能聽到這些聲音,雖然這些聲音並不大,因為這裡的摩擦力並不強。這個部位牽扯到的骨頭是好幾節典型頸椎的小面關節,這也是為何頸部的聲音聽起來就像走在碎石子上般嘎滋作響。

這情形不好嗎?

如果我們的手肘或膝蓋不經意地發出響聲,那麼沒什麼需要擔憂的。這只說明了我們的關節有點鬆弛,乃至於無法避免這些刺痛,不過這並不會造成傷害。但有意識地試圖發出這些聲響毫無益處。就像有些人會花費心思在彈手指上,也有許多人能在仰臥起坐或抬腿運動時一次又一次地發出聲響。

有些人能夠用膝蓋做出類似的事,但這並不值得嚮往。即便是我們的大拇指也會因彈得太多回而感到疼痛。如果學生堅持要讓關節反覆地發出啪啪聲,關節可能會出現發炎或著疼痛的狀況。因為身體會透過讓關節中的液囊腫脹,試圖減少摩擦。這些囊叫做滑囊(bursae),如果它們發炎了,就稱為滑囊炎。滑囊炎好發於肩膀與手肘的小關節上。

滑囊炎很少發生在髕骨,但軟骨將被磨損並發炎。這種情況叫做軟骨軟化症(chodromalacia),它會讓人在膝蓋彎曲時感到疼痛。

能做些什麼?

如果學生每次抬腿時,髖關節都會發出聲響,他們應該試試下列的變化式,以避免髖臼的摩擦。

  1. 抬腿時保持膝蓋彎曲。
  2. 試試看保持腳稍微分開。
  3. 腳往下降時,不要讓腳太靠近地板。

在英雄式和三角式中,髕骨的摩擦有時可以透過將腳掌稍微往外轉來避免。但由於每個人獨特的骨骼結構,有時反倒將腳掌往內轉會更有幫助,而非往外。通常,透過將腳往後跨進入英雄式,會比往前跨更能釋放髕骨的張力。往後跨會放鬆彎曲腳的髕骨前側張力,允許它沿著最小摩擦的路徑滑動。

發生在手肘或肩膀的摩擦聲響常出現在練習Chaturanga或上犬式的時候。讓學生加寬雙手間的距離,並讓手肘往外一點會有幫助。不過這個變化需要比較多的力量,所以初學者可能得讓膝蓋著地,而非腳伸直。

關節真空吸附

第二種關節發出聲響的原因是關節被真空吸附住了。關節中的骨頭被吸力暫時黏在一起,而非因為摩擦力。當真空狀態被破壞時,我們就可以聽到啪啪聲響。

一個日常生活中可見的真空吸附例子是水杯的底部被黏在桌面上。當兩個堅硬、平整的表面間存在著一層液膜時,藉由將液體排至邊緣,便能在兩者之間創造出真空狀態。只要液體的封印沒有被打破,真空狀態就能一直維持下去。如果我們小心謹慎,我們可以將被杯子所吸附住的重物提起。

大多數身體的關節都有著理想的形狀,能讓真空吸附發生。骨頭的端點貼附著堅固、平滑的軟骨,而關節本身則被滑液所充填。滑夜是潤滑關節的必需品,能減少關節間的摩擦,但如果關節維持不動的時間夠長,那麼某些骨頭間的滑液會被擠壓出去,產生了暫時性的真空狀態,或著真空吸附。

真空吸附最常發生的位置是手指、腳趾、脊椎的關節和肋骨。當真空吸附發生時,我們通常會感覺「卡卡的」或著「很緊」。這是因為關節並沒有移動。折手指節是一種打破手指被真空吸附的行為。有些人在脊椎扭轉時讓脊椎「喀啦」一聲,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這會讓他們感覺不錯,而且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兩者的差別

解除真空吸附,和摩擦所發出的聲響之間有個重要差異。一旦真空吸附被解除,關節就不會再次發出聲響,直到它再次靜止、維持不動一段時間。因為即便外在條件都已具足,真空吸附的發生仍需要一段時間。例如說,水杯並不會立刻就吸附在平面上。解除真空吸附實際上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允許關節自由發揮該有的機能。

但摩擦的聲響跟真空吸附不同。它可以透過意志創造出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盡其所能地彈我們的手指。如果你或你的學生能反覆地在髖關節、膝蓋或頸部發出啪啪聲,那麼這就是我們不樂見的摩擦聲響。偶一為之的摩擦聲響不會帶來傷害,但注意不要讓它變成一種習慣,或著神經性的抽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