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sin-Hong Pan
這是許多瑜伽愛好者、考慮轉職的工作者,甚至是現任瑜伽老師都會思考的問題。
這問題之所以複雜,在於瑜伽教學可以是一份工作,但也往往不僅是一份工作。它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使命,甚至是一趟不斷深入的學習之旅。
所以,「瑜伽教學該是全職還是兼職?」 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跟「瑜伽教學」的關係不同:
有些人將瑜伽教學視為 「事業」,希望透過它獲得穩定收入;
有些人則視為 「志業」,單純希望分享瑜伽的美好;
也有人將教學視為 「學業」,因為「教」能幫助自己學得更深;
有人希望發展為 「專業」,透過全心投入達到更高的境界。
這四種關係並無絕對的高低之分,而是依你的價值觀、人生目標、生活方式… 等眾多因素而定。
以下針這四種不同的關係,分享一些個人看法。
瑜伽教學作為「事業」
如果你希望透過瑜伽教學獲得穩定收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那麼兼職或全職都是可行的選項,端看你的期待:
例如:
如果你只是想要額外收入
兼職跑課老師,每月多個幾千或一兩萬,補貼生活開銷。
如果你想讓瑜伽教學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全職跑課老師,合理收入大致與一般上班族相當,或有機會再多一些。
基本上,跑課老師的收入是算得出來的,你可以依此作為選擇兼職或全職的依據。
有趣的是,如果你的目標是透過瑜伽教學讓利益最大化,那麼全職未必是最好的選項。
例如:
有些老師雖然授課不多,但利用「瑜伽老師」這個光環,幫其他事業加分。
有些老師透過特殊商業模式,讓每堂課的收入極大化,少量授課也能維持高收入。
有些老師透過瑜伽教學建立被動收入,甚至大部分時間沒在授課。
如果你將瑜伽教學視為一份事業經營,那麼基本思維跟從事其它工作無異:
打工可以賺取一些零用錢,
正職可以維持穩定收入,
但如果你想收入更多,那麼打工跟單純跑課都不是有效選項。
瑜伽教學作為「志業」
有些人教瑜伽是因為熱愛瑜伽,希望分享瑜伽的美好,且過程中自己也感到快樂。
如果是這種情形,兼職或全職的考量就單純許多:
你的教學,是否仍然讓你感到快樂?
「成功分享瑜伽的美好」的前提下,你能教多少?
如果教學的壓力讓你失去熱情、妥協初心,那麼兼職可能是更好的方式。這能幫助你在減輕壓力的狀況下,順利分享瑜伽的美好。
但如果你能在維持初衷的情況下,全心投入教學並樂在其中,那麼全職是很棒的選擇!
瑜伽教學作為「學業」
如果你想深入學習瑜伽,那麼「教學」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 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你會有許多機會釐清瑜伽的理論與技巧。
如果你發現,每次教學都是一場學習,讓你的瑜伽更深化
那就多教,甚至考慮全職!
但如果你的教學只是機械式的重複,進入自動導航的狀態,那麼這樣的教學並不會幫助你繼續成長
那就該停下來思考,這樣的授課是否仍有價值?也許你需要調整授課方式,或回歸自己的瑜伽練習,找到新的學習方向。
瑜伽教學作為「專業」
這裡對「專業」有特殊的定義,是上述「事業」、「志業」及「學業」三者的交集:
如果你希望透過瑜伽教學來精進自己(學業)
希望對學員帶來好的影響(志業)
同時也希望獲得合理的收入(事業)
如果你在考量的是「專業」這件事,那我會明白地表示:
「全職」是需要的。
至少一段時間的全職,
因為有些事,只有全心投入才有機會做到。
例如你會抽空打籃球,可能打得不大好,也可能打得不錯,但如果你想擁有NBA等級的實力,業餘是做不到的,你需要全心投入才有機會。
瑜伽教學也是如此,瑜伽具有轉化生命的潛力,而瑜伽老師在做的,是透過瑜伽的工具,讓學員經驗瑜伽的狀態,同時以符合瑜伽價值觀的方式獲取相應的收入。
如果你想精通這份技藝,全心投入會更有機會!
這裡並不是說兼職瑜伽老師不好,全職瑜伽老師比較好,但我們不會將兩者的狀態視為一樣,我們清楚兩者投入的程度不同。
正如如果你生病,你會希望去看一位全心投入的醫生。
如果你相信瑜伽有轉化生命的潛能,你也會想跟一位全心投入的瑜伽老師。
▍結語:關係是動態的
無論你現在將瑜伽教學視為 事業、志業、學業或專業,請記住:
今天的選擇,未來可能會改變。
你可能一開始只是當興趣,後來發展成事業。
你可能原本想全職,但後來發現兼職更適合你的生活。
這都沒有問題,瑜伽教師這一行的特色是,你可以隨時進場,也可以隨時離開。無需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保持對當下的覺知,別用過去的記憶,或對未來的想像,定位今天的自己。
如果不確定該怎麼選擇,建議先從兼職開始,然後利用多出來的時間,去練瑜伽吧!
因為在瑜伽墊上,你會有機會遇見真實的自己。
特別是你遇到好的瑜伽老師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