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摘自《Anatomy of Hatha Yoga: A Manual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Practitioners》
作者:H. David Coulter
編譯:Hsin-Hong Pan

在二十世紀後半段,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哈達瑜珈的派別於西方紮根。有些派別源自於代代相傳、真實可信的口述傳統。有些派別在強調自己符合當代需求與期待的同時,依然遵循著瑜伽古老技藝、科學及哲學所延續下來的智慧。有些派別則發展出新時代(New Age)的途徑,令傳統主義者感到疑慮。想像一下,當你準備離開書店時,陳列在出口處的書籍有著這樣的書名:《讓人致富、回春、美麗的哈達瑜珈》。我從未見過這本書,但如果真有這樣的書出現,我一點都不會感到訝異。然後我承認我會小心地檢視這本書,但不會購買…。
每個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個體差異;而由於各個哈達瑜珈派別之間練習觀點的不同,即便是對最基本的姿勢也有著不一樣的期待;瑜伽老師們發現,他們所面對的學生形形色色,從傑出的舞蹈家與體操選手,到護理之家的住民皆有可能(這些住民可能會對躺在地上感到恐懼,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無法起身)。但我們並不需要為此擔心,這些差異並不會造成問題。對每個人來說,不論他們的年齡或著能力如何,在哈達瑜珈的練習裡頭,最重要的部分不在於身體是否柔軟,或著能否做出困難的動作,而在於覺知──對身體和呼吸的覺知。對於正在閱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還包含了在每個姿勢中,對背後所蘊含的解剖、生理原則上的覺知。覺知能帶來控制,而控制能帶來優雅與美麗。即便是初學者在模仿姿勢的過程中,都灌溉著優雅與靜謐的種子。
至於如何達到這些目標則是另一個議題,我們常常見到針對各個動作該如何做、或如何教,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因此,下面所提供的指引並非不可挑戰的定見;這些指引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我們一些參照點,以這為基礎,我們得以針對哈達瑜珈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做進一步的討論。
閱讀全文〈體位法練習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