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踏進瑜伽教學的門檻,是看起來像瑜伽老師;走得遠的關鍵,是成為瑜伽老師

作者:Hsin-Hong Pan

「我觀察到你這陣子報了好幾門課,進展很快,學習都還順利嗎?」
 
「很順利,老師的課程架構很清楚。其實…我覺得自己來晚了…。」
 
在一次mentor中,我與同學有了上述對話。
 
「怎麼說?」
 
「其實我關注老師的課好幾年了,不過現在才來…,這陣子我在想,如果早幾年來,有些路其實不需要走過…。」
在瑜伽的世界中,對學習的時間軸存在截然不同的概念。
 
▍在傳統瑜伽的觀點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一世成為瑜伽老師
 
你之所以正在教瑜伽,是因為你曾修煉了許多世,
今世教瑜伽,只是機緣剛好圓滿。
 
因為在傳統瑜伽的觀點中,
瑜伽教學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狀態。
 
在成為瑜伽老師的路上,沒有所謂的冤枉路,
每條看似冤枉的岔路,都是你成長路上的必然。
▍在商業瑜伽的運作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瑜伽老師
 
你無需用上一世,
可能僅需一個月、兩週、兩天…。
 
踏入瑜伽教學最大的門檻,
其實不是你對瑜伽有所掌握,
而是你看起來像瑜伽老師。
 
怎樣看起來像瑜伽老師呢?
一張(或很多張)師資訓練獎狀、
厲害的動作、
俐落的口條,
符合刻板印象的外型,
基本上就過了門檻。
 
在節奏飛快的社會中,
如果你能用一個月完成這件事,就別用一年;
如果能用兩天完成這件事,就別用兩週。
👉於是我們發現一件事:
 
踏進瑜伽教學的門檻,是看起來像瑜伽老師;
走得遠的關鍵,是成為瑜伽老師。
 
這解釋了為何有些人一直踏不進瑜伽教學的門檻;
也解釋了為何有些人雖然踏進教學,卻走不遠。
▍我們可能在能教出瑜伽之前,就已經是瑜伽老師了。
 
這未必是壞事,
每個時代有屬於自己的路,
現代養成瑜伽老師的方式與過去不同,
不代表不好,
過去可行的方式,
也未必適合在當代運作。
 
但這也可能不是好事,
特別是當你期待的不僅是看起來像瑜伽老師,
而是真的成為瑜伽老師。
 
我們目前擁有許多學習機會讓人看起來像瑜伽老師,
幫助大家跨過第一道門檻,
但如何從「看起來像」到「成為」,
這段路不好找。
▍這正是學術瑜伽的切入點!
 
透過釐清瑜伽如何運作的底層邏輯,
你不再只是帶完一門課,
而是清楚自己在教什麼;
 
你仰賴的不再是有限的個人經驗,
而是真的能經得起專家檢驗;
 
你不再困擾於各種相互矛盾的資訊,
而有獨立明辨的能力。
 
你的教學不再僅是分享,
而是真的有幫到人!
專業的成立,部份仰賴經驗,部份仰賴知識。
經驗,需要時間,
短期間內累積的經驗,足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瑜伽老師,
但離成為瑜伽老師,還有一段距離。
 
知識無法完全取代經驗,但可補齊經驗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經驗需一步一腳印長期累積,
知識有機會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獲取,
關鍵在於,
你能否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
 
我們可以一方面仰賴知識進行教學,
為自己的教學品質保底;
在此同時累積經驗,
逐步堆高教學品質的上限。
 
在學術瑜伽的概念中,
學習沒有捷徑,
你能做的,
是少走冤枉路。
 
願每位瑜伽路上的教學者,都不用感觸自己來晚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