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拜日式的起源

原文出處:〈The origin of the Sun Salutation

作者:Olav Aarts

編譯:Hsin-Hong Pan

尋找拜日式的起源

著名的體位法序列,Sūryanamaskāra,字面上的意思是「向太陽致敬」(surya=太陽,namaskara=致敬)。在所有的可能性中,拜日式極為可能是當代的發明。Mark Singleton在他的著作《Yoga Body: The Origins of Modern Posture Practice》中針對Sūryanamaskāra起源的考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簡單地說,他認為我們今日所認識的拜日式「是一種混合體,一部分來自於將瑜伽做為具醫療效果的體操和體能訓練的工具,另一部分則源自於當時歐洲最先進的啞鈴與徒手健身技藝」。

在二十世紀初期,從事健身運動的練習者會運用動態的序列做為暖身練習,為接下來的各種動作和重量訓練作準備。然而,Sūryanamaskāra和瑜伽完全看不出與那個時期、或著更早之前的身體練習或知識有任何雷同之處。

後來,Krishnamacharya將這種流動的運動作為Mysore風格瑜伽的基礎。而Krishnamacharya的學生及Ashtanga yoga之父,Pattabhi Jois,則宣稱這些序列的確切進展被記錄在吠陀文獻中。

 關於Pattabhi Jois的主張很難被證實,因為在1930年代的中期之前,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能夠證明Sūryanamaskāra是瑜伽身體練習的一部分。然而,關於Sūryanamaskāra是否與吠陀文獻有所關聯仍然值得我們詳加考察。或許,Sūryanamaskāra的某些根源可追朔到當代之前?

吠陀文獻

讓我們探索一下吠陀文獻(Veda),細細考察關於Sūryanamaskāra起源的依據。吠陀本集(西元前12到10世紀)的內容包含了讚歌、祭祀儀式及咒語。其中有許多對太陽的歌頌,並相信透過火祭等神秘儀式向太陽致敬,能為我們帶來健康與豐饒。

在吠陀時期的晚期,隨著吠陀儀式越來越被內化,開始出現了用來讚頌太陽的各種儀式性的跪拜。我們是否能將這種用以崇敬太陽,內化後的火祭,視為當代拜日式的起源呢?

在同一個時期,圓盤狀的太陽被視為介於人界與神界之間的閘道。如果我們看看最早期對「yoga」這個字的用法,它意味著戰士們上戰場時,與二輪馬車間的連結。他們「透過yoga而合而為一(yogayukta)」。當戰士將自己獻身於吠陀的火祭──讓自己呈現「死亡」,並以對即將到來、身為戰士所應負起的責任,予以全然關注的狀態作終時,由七位神祇所組成的守護團會允許戰士透過yoga的連結,上升穿越太陽,在神界獲得一席之地。是否拜日式中的Virabhadrāsanas (令人著迷的戰士式),可以作為與吠陀時期相關的符號象徵呢?

羅摩衍那

下一個與太陽動態序列相關的可能起源或許埋藏在印度最偉大的史詩之一,《羅摩衍那(Ramayana)》裏頭。《羅摩衍那》敘說著羅摩(Rama)與西塔(Sita)之間的愛情故事。西塔被羅瓦那(Ravana)綁架到了蘭卡(Lanka)島。羅摩在追尋西塔蹤跡的過程中,遇到了哈奴曼(Hanuman),並一同來到了印度南岸。當他們見到大海的遼闊,正為橫渡大海感到無能為力而哀傷時,哈奴曼回憶起了他的天賦神力。他讓自己的身體變大,並往前一躍,飛越了海洋。

這往前一躍的動作,或許為今日的拜日式埋下了古老的根源。

 在故事裡頭,哈奴曼在往前跳之前做了某種禱文。關於這段禱文的內涵被認為與前跳、後跳有關:跳向蘭卡島,再自蘭卡島跳回印度南岸。在往回跳的過程中,哈奴曼的尾巴被羅瓦納的軍隊點著了火。哈奴曼在蘭卡島上的停留可以被視為某種形式的苦行(tapas)。而哈奴曼藉由將尾巴浸入海中將火熄滅,則讓人聯想到透過熾熱的練習燃燒業力(karma),以達到最終的平衡,真實的寧靜。

太陽崇拜

打從吠陀時期開始,直至今日,我們仍舊可以在亞洲各地見到太陽的崇敬者。有趣的是,我們也能在古埃及和美索布達米雅發現日盤(sun’s disk)的崇拜,不論是將它視為神衹,或著把它當作與神明連結的通道。

在可能與拜日式相關的吠陀起源中,我們提到了由《黎俱吠陀(Rg Veda)》中七位神衹所組成的守護團。其中一位神衹的名字叫Mitra,而Mitra在吠陀文獻中是太陽的化身。然而,在我的知識所及,以及個人與太陽崇敬者的接觸經驗中,他們的練習是以各式各樣的冥想技巧為中心。至於由動作所組成的動態序列,若非付之闕如,就是與對太陽的奉獻無關。我曾經見過一些太陽的崇敬者會盯著、或直視太陽持續一段時間。對我來說,我們今日所知的拜日式,怎麼看也不像能自太陽崇拜的文化中找到古老的根源。

哈達瑜珈文獻

顯然地,在哈達瑜珈的文獻中並未提及任何動態的序列,或著與太陽有關的動作。在這些文獻中與太陽有關的是「內在的太陽」,位於我們的腹部。

然而,文獻中所有相關的技巧皆很明顯地與生命能量控制法(pranayama)、身印(mudra)和鎖印(bandha)有關。幾乎所有的技巧都在例如Padmasana或著Siddhasana的坐姿下練習。而Viparita Karani和Gomukhasana等體位法之所以和太陽有關,是因為這些動作被認為能避免長生不老的甘露(amrita/bindu)被體內的太陽燃燒殆盡。就文獻上的說法,Mayurasana也跟內在太陽的練習有關,因為它能激起內在的火,讓身體不受毒素所侵害。

其他可能源頭

在朝聖或著崇拜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出現拜倒在地的動作。此時身體呈現出支杖的姿勢,也就是梵文中的「danda」。我於亞洲旅行的日子中,曾在各式各樣的西藏或著緬甸的佛教團體,以及印度的印度教徒身上見過這樣的練習。有些人認為Sūryanamaskāra或許是從這些練習演變而來的。如果真的如此,Singleton的主張就是對的,Sūryanamaskāra主要是一種「與向太陽拜倒的古老練習相關,以身體文化為導向的當代演繹。」而拜日式對「danda(杖式)」加以重新安排,改讓身體的八個部位同時觸地(即下巴、胸口、雙手、雙膝和雙腳)。Ashtanga yoga也相當可能源自於朝聖時的支杖,而非帕坦加利(Patañjali)所說的八個層次的瑜伽。

練習拜日式的目的

即便Sūryanamaskāra的起源是個謎題,但這組由動作所構成的動態序列越來越受歡迎,在今日許多瑜伽課中都可見到它的蹤跡。但拜日式的目的究竟為何?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練習?至少有三個原因可供解釋:

1.動態冥想

對許多人來說,要保持專注,並將注意力固定在特定點一段時間相當地困難。然而,不論在哈達瑜珈或著其它種類的瑜伽中,培養將「心智專注於一點(ekagratha)」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身體和心智的自然傾向是移動、搖擺不定。因此當你準備靜靜地坐下來冥想時,這個轉換過程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因為你的身體和心智並不習慣安靜、沒有任何行動、或著不帶偏好地觀察任何升起的感受、情緒和念頭。透過動態序列,有助於心智僅專注在身體移動這一件事上。這同樣有助於讓心智安靜下來。

ˊ2.培養身體的力量 

透過身體的練習,能培養你的力量和耐力。在哈達瑜珈的系統中,力量和耐力是從事更進階的體位法、生命能量控制法,及更重要的,長時間冥想等技巧的先決條件。

3. 擴展對能量的覺察能力,並強化能量

藉由練習Sūryanamaskāra,我們學習擴展對於身體,以及在體內迴旋的能量的覺察能力。我們訓練自己分配、淨化並強化這些能量,不論這些能量指的是生命能量(pranic vayus),或著是與脈輪(chakra)相關的象徵式能量(symbolic energy)。

在我們所碰到形形色色當代瑜伽的技巧中,Sūryanamaskāra是個相當受歡迎的添加物。即便它極可能是相當近代的產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比較不好、多餘、或著相對低階。它已在許多人身上被證明能發揮效用,並可作為我們實踐瑜伽理念,通往瑜伽目標的當代工具。

 

在〈拜日式的起源〉中有 5 則留言

  1. 您好:
    想請教關於《羅摩衍那》裡提到的哈奴曼往前一躍,飛越了海洋,
    這段故事可以在哪裡找到?
    哈奴曼在往前跳之前做了某種禱文,此與拜日式的關連?
    關於拜日式有關的故事,不曉得還有哪些?
    感謝您
    Amber

發佈回覆給「Olivia」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